欢迎来到游尾会,一样的旅行,不一样的价格!
旅游动态
多位市人大代表建议保护崖州古城
崖州是三亚历史文化的根,崖州古城古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崖州古城区域建筑残破、古建筑保护规划推进缓慢、得不到重视等问题备受关注。今年“两会”上,多位市人大代表针对崖州古建筑文化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方向,积极建言献策。

加强崖州古城区域古建筑保护
说到崖州古建筑及其历史文物保护,市人大代表蔡荣和深有感触:“目前,崖州古城区域及其历史街区的古建筑破残严重,大量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有的甚至已坍塌。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居需求与历史建筑保护矛盾凸显,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明清和民国初期的古建筑被拆除。而崖州古城建筑保护规划推进工作缓慢,造成崖州古建筑保护处境尴尬,生存环境恶化,如再不采取抢救性和保护性措施,这些极具明清及民国初期建筑特色的建筑和特色历史街区将遭到惨重的破坏,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蔡荣和建议,要加快崖州古建筑及其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整体规划的编制,对确有文物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对人居需求与保护矛盾突出的,采取异地安置或者转移置换,给予适当经济补偿。他建议,古城区域及历史街区范围内新建的建筑,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村民根据古建筑特点,在不失原貌特色的情况下建设具有历史风貌结构的住宅;重视古建筑保护维修和合理开发利用并重,对古城建筑修缮、保养,需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古建筑保护队伍建设,落实古建筑保护资金,将古城建筑保护及维护所需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建设崖州文化风情旅游区
崖州是三亚文化的根,三亚在践行“三区一中心”当好先锋工作中,应顺应文化和旅游结合时代潮流,深度挖掘开发崖州,这对彰显三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崖州古城文化的保护要与发展并抓。”市人大代表陆卫平表示,崖州古城的有效保护还需要同自身发展相结合,他建议以大小洞天景区为载体,启动崖州文化交流研究中心项目,挖掘热带海洋文化资源和鳌山书院文化资源,打造古崖州文化、道家文化、龙文化、长寿及养生文化的主要传播阵地,且利用大小洞天景区道家养生文化和南山长寿文化,研发体验性旅游项目,打造旅游康养基地和崖州长寿文明小镇,定期举行国际性的寿论坛,扩大崖州文化知名度。
此外,应以三亚自然博物馆为载体,筹建崖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打造黄道婆文化、崖州黎苗本土文化、中原南洋移民文化、梅山红色革命文化的公益平台,同时引进崖州民歌和黎族打柴舞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崖州文化演艺中心。还应立足崖州特色古建筑风格,将建筑元素引进融合到景区婚拍摄影基地建设中,打造婚拍摄影主题公园,同时探索推进集影视文化与黎苗族文化风情于一体的影视文化拍摄基地。

试点打造崖州“一村一品”
崖州区作为海南农业重镇、文化名镇,有充分的条件、有坚实的基础,打造一批有前景的热带农业的典型和农文旅医融合的典型。市人大代表陈冠铭建议,三亚应做好崖州“一村一品”“一村一企”试点规划,深植高附加值的产业(不仅限于农业、林业和渔业);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要优先资助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的农业科技项目和科研团队,持续性地支持农业创新团队实施开创性的科研和农业推广工作,支持其服务“一村一品”,支持其与企业合作介入“一村一企”。